Tuesday, February 16, 2016

馬可福音六章30~44節 單純的付出

中壢長老教會周報 2016110
馬可福音六章30~44  單純的付出
    新年第一個主日,往往是檢視我們對神委身的機會。告訴自己,希望我在跟隨主的腳步上,什麼地方可以在進步與成長。單純的付出-是我想到的第一個主題,意思是,我們要帶著什麼樣的心態跟隨主耶穌,因為,這影響我們對神的服事行為與奉獻態度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一、一個豐富的特別的景象
耶穌與飢餓的群眾:
    耶穌不論到哪裡去,都有人跟著祂,因為他們飢餓。這飢餓不是肉身的,乃是靈魂的飢餓,因為人飢餓非因無餅、乾渴非因水,乃因不聽耶和華的話”(阿摩斯書八11)所以,耶穌雖然連吃飯也沒有工夫(可六31),當祂看見他們靈魂的飢渴,就忘記自己肉身飢餓,開口教訓他們許多道理。

耶穌用五餅二魚餵飽他們,同時訓論門徒的信心
    耶穌最迫切關心的是人的靈魂,祂使用僅有的五餅二魚,這是神一貫的作風,也因為耶穌憐憫門徒的小信,要教導他們憑信心,不憑眼見,不是依靠任何可見的條件,不需要等到有了20銀子,才來奉獻。只要把自己所有的獻上,即使是微不足道的五餅二魚,主也願藉此行出神蹟,叫多人蒙恩,得主的憐憫。

有秩序的施展主的權能
1耶穌叫人一幫一幫、一排一排坐下來,這讓我們看見祂是有秩序的神,人要存敬畏去經歷,不憑血氣爭,信服祂主權的安排。
2耶穌把餅遞給門徒,門徒再拿給眾人,眾人再一個一個分下去,當人不但憑信接受,又怨平信白白給出去時,就會成為恩典(主施憐憫的)管道,結果恩典越分越多,別人與自己都得飽了。
3當眾人都吃飽了,把零碎收起來,這是因為神愛我們珍惜祂的恩典,一個曾接受過神恩、憐憫的人,最重要的是知恩而感恩。

二、轉移思維模式的挑戰
    當天接近傍晚,耶穌直接對腓力說,你看這些人,他們聽講道,天黑了,這裡是曠野。所以問:我們從哪裡買餅叫這些人吃呢?為什麼只對腓力說呢?耶穌12門徒中,只有腓力士伯賽大出生(1:44),對當地了解。聖經強調,耶穌早知道該怎麼做,只是要試驗他們,腓力的問題就是「數量的困惑」。然而他反應快,也直接,思維敏捷。可稱為現實主義者。他分析給出一個數據的答案。
    根據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(九章10-17)的記載,五千單指男丁,實際不止這人數。肥利用現實眼光告訴耶穌,就算20銀子買食物也供不應求。耶穌問的該怎麼辦?祂要飛力擺脫固有的思維模式,不要用陳舊的思維框框,以全新角度看待。顯然,腓力仍然只顧計算、受數量的困惑,無能為力,這就是他的回答。
根據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(九章10-17)的記載,五千單指男丁,實際不只這人數。腓力用現實眼光告訴耶穌,就算20銀子買食物也供不應求。耶穌問的該怎麼辦?祂要腓力擺脫固有的思維模式,步要用陳舊的思維框框,以全新角度看待。顯然,腓力仍然只顧計算、受數量的困惑,無能為力,這就是他的回答。
    另外一個是安德烈。他同用聽到耶穌提問,反應與腓力完全不同。安德烈注重做事、講究實際的人,聽到後馬上赴諸實施。他很會找人解決問題,竟找一個孩童(約翰福音69節)。安德列有基本的信心,與腓力截然不同,「分給」就是耶穌行神蹟的一種方法。安德烈的思維接受耶穌能做,只要將五餅二魚礁給耶穌就不用擔心。可是他仍有保留,原來的譯文是「這個東西能分發多遠呢?」(約6:9)不難看出,安德烈的信心還是受到局限。雖然,對餅和魚到底能分多遠產生疑問,好在安德烈還是做了。而腓力認為根本不可能。可見,腓力和安德列都受固有的思維模式。他們畢竟是耶穌的門徒,相信耶穌最終必會解決。
    很多時候,我們生命面對各種各樣的問題時,很自然地用自己固有的思維模式還看待和處理。這是挑戰!耶穌要我們學習,不可侷限上帝的作為,更切忌因為思維型態否定上帝的能力。

三、單純的付出,讓神在其中動工
我們要學像那小孩一樣,毫無保留奉獻自己所有,主耶穌一定會成就其餘的工作。哪怕我們的奉獻看起來微不足道,上帝都會在我們的奉獻上做善工、行神蹟,使我們的奉獻變少為多,豐盛有餘,成為多人的祝福。上帝看重我們全心全意、真心實意的奉獻,無論多少,也無論是奉獻時間、才幹或是金錢。不要說"我沒有能力",不要說"我沒有時間",也不要說"我沒有多餘的金錢";上帝可以用你奉獻的五餅二魚餵飽五千人,還綽綽有餘。上帝也會大大賜福與你。
我們可以想像,在場的五千人,一定有帶著食物的,也一定有人帶著比小孩子五餅二魚更多、更好的東西。但是,只有小孩奉獻自己的五餅二魚。這表明小孩子比成人更真誠、更坦白、更謙卑,完全依靠,充分信賴,沒有虛偽和掩飾,不會盤算,也不會欺騙。聖經記載,耶穌幾次對聽祂講道的人說:除非你們回轉,變成像小孩子一樣,你們絕不能成為天國的子民(18:3)。凡不像小孩子一樣來接受上帝主權的人,決不能成為祂的子民(10:15;18:17)上帝更喜歡像小孩一樣單純的人的奉獻。

單純的相信與傳遞出去
因此若我們要經歷耶穌大能的操練,就要單純把我們自己交出去。現在的孩子也許會想,五個小餅和兩條小魚,這麼寒酸的食物怎麼拿得出手?而這孩童完全不在乎別人怎麼看待,單純而可愛。寶貴的是,「五餅二魚」是他全部所有。聖經教導我們,要縫線就把自己的一切都獻上。只有全身心地投入,才會甘心樂亦將自己擁有的所有交出去。這神蹟強調的正是如何讓分量那麼少的五餅二魚,交到耶穌手中,祂能讓超過一萬人吃飽?
其間,有著非常寶貴的信息,你要相信上帝的能力,藉助你單純的獻上去改變其他的人,無論是線上你的時間,你的才幹,你的恩賜,你的物質,還是金錢。倘若真的甘心樂意單純的獻上,我們就會經歷到耶穌基督的大能。然後,在看看眾多群眾,非常有特點。雖然,大家都很有秩序的坐著,但是他們又如何把五餅二魚傳遞下去的呢?儘管這神蹟完全是耶穌基督的能力,然而祂需要我們經歷祂的大能,並盡自己的本分。當餅傳到每個人手中時,只按照自己的需要掰開一點,在繼續往下傳。在傳遞過程中,神蹟顯現了。耶穌讓我們通過傳遞過程來體會祂的大能,如果餅傳到自己手中,卻認為是自己的不再傳遞,那麼神蹟就停止了。因而,本份是很重要的。
經常有聖經學者拿加利利海和死海來比較,因為前者一直在流動,而後者只有流入,沒有流出,自然就成了死海。當我們盡自己本分,把所領受的傳遞下去,就會看到神蹟。試問,你看到了嗎?在場的群眾按自己所需索取,吃飽了還有剩餘,並裝滿12個籃子。籃子是門徒帶來的,比較小。在這裡,只是強調一個事實,就是耶穌所賜的恩典是超過我們所想的,不該蹧蹋。同時,還涉及另一個重要概念,若是我們沒有看到上帝不斷的工作,而使我們見證祂的榮耀和能力,那麼,別岑也無法得到上帝所賜的福分。所以,我們必須如同這孩童和聚集的群眾,既願意交出來,又盡自己的本分傳遞下去,從而經歷耶穌的大能。這是非常寶貴的教導。
生命的影響和能力不瘥乎擁有的多與寡,關鍵乃是焦在使少變有餘的主手中。特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 of Calcutta的一生都位印度加爾各答的窮人服務,照顧病人和垂死的人。一次,記者採訪她:「你太了不起!做了這麼偉大的事。告訴我們,你有什麼特殊的才華和生命的素質嗎?」特蕾莎謙卑的說:「其實,我什麼都沒有,我覺得自己就像上帝手中一枝小鉛筆,要怎麼畫,要怎麼寫,都由祂決定。我只做那枝忠心的小鉛筆,把自己完全地交給上帝。」
我們當作的就是讓耶穌基督握住那隻筆來書寫我們人生的內容。球主讓我們單純向那孩童,把擁有一切都交給祂。耶穌必使少變為有餘,用你的生命史別人得恩福。
我盼望今天福音中的亮光能夠照亮每個人心靈的深處,也照亮每個人前面的道路;改變我們的心靈,也改變我們的人生旅程。期許我們去實踐他的命令-傳揚主的福音,改變人的生命,整個社區與世界的生活價值,這是一件美的事情。那麼,我們就單純的向主禱告,次你熱情與真誠的心去與人建立關係,分享生命。當我們自我操練後,我們的態度及生活習慣開始改變,神就會為你開路。意思是,我做我應做的,其餘的主自己動工,機會、對象、場景、時間,都是神要負責的。

神蹟的發生,往往是耶穌訓練門徒的機會,挑戰她們的信心、勇氣、跟隨主的決心。這一次在一次展現主的權能:只要肯奉獻出僅有的,主能擴張那僅有的,變成有餘的,甚至超出原有的,這就是天國的樣式。我願意把自己向那五餅二魚般的交在主手中,求祂把我分別為聖,祝福、擘開,又傳遞出來嗎?

Share/BookmarkAdd to Plusmo
Google Analytics Alternative